分子式 | C30H50O2 | 分子量 | 442.72 |
退税率 | 海关编码 | ||
是否需要商检 | HS查询 | 是否危险品 | CHEMBLINK | SIGMA |
别名(英文) | Lup-20(29)-ene-3b,28-diol | 别名(中文) | 桦木醇 |
外观物理性质 | 储存条件 | ||
用途 | |||
备注信息 |
白桦脂醇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白色粉末 白桦脂醇产品用途 用途: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 白桦脂醇的药理活性 1.抗HIV活性 研究发现白桦脂酸可以抑制H9淋巴细胞中的HIV复制。白桦脂醇和白桦脂酸的衍生物可通过干扰病毒生命循环的后阶段来起作用,是与病毒进入和生长成熟相关的。 2.抗肿瘤活性 白桦脂酸对许多癌细胞都具有较为广谱的生物活性,关于其作用机制,现在比较认可的是其直接作用于线粒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途径,研究显示,白桦脂酸是通过诱导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活性氯的产生和渗透迁移孔道的开启从而达到诱导细胞凋亡的目的。 研究结果发现白桦脂酸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显著,是治疗各种癌症的首选药物。 3.抗炎活性 大多数五元环三萜类化合物都具有抗炎性质包括白桦脂酸和白桦脂醇。这两个化合物的抗炎性已在大量的体外和体内模型体系中得到验证。结果表明,白桦脂醇和白桦脂酸都是在较高浓度下具有温和的抗炎性,而且他们的抗炎性主要归因于对非神经基因路径的抑制,有研究表明白桦脂酸的活性是糖皮质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内源性抗炎蛋白的全程合成也扮演重要作用。 4.其他活性 白桦脂酸能够抑制恶性疟原虫,还具有镇痛、驱蠕虫、抗HSV-1、抗溃疡等活性。 白桦脂醇提取来源 桦木科植物白桦(Betulaplatyphylla Suk.)树皮。落叶乔木。高10~25m,树干直立,树皮白色,平滑,有横线形皮孔,呈纸片状剥落。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或近菱状卵形,长3~7cm,宽2.5~5.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两面散生腺点。花单性,雌雄同株,菜荑花序。果序圆柱形,果苞长 3~7mm,中裂片三角形,侧裂片平展或下垂,小坚果椭圆形,膜质翅与果等宽或较果稍宽。 白桦脂醇储运特性 4℃冷藏、密封、避光 |